编者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自年与富锦市开展合作共建,年以五大高效示范区建设为支点,建设了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及漂筏旱田示范区雏形,如今两大区域都已成为集数字化、科技化、示范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地标性科技密集示范核心区,技术辐射建三江平原万亩以上。年富锦市水稻种植品种90%以上、大豆种植品种近40%以上来自省农科院,全市粮食总产达63.8亿斤,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位。越大的产业发展越需要深厚的科技支撑,年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试点工作,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富锦市获首批创建,省农科院将以创建为契机,以富锦为样板,探索适宜我省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模式。
一、建立院县共建模式,打造产研一体化推进新局
年省农科院启动院县科技合作共建,把省农科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科研成果免费向全省农民开放,在各县普遍开展农业科技项目,展示新品种、示范新技术。先后参与实施了39个县(市)科技合作共建工作,通过项目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特色产业。“院县科技共建”被农业部作为十大农技推广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并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富锦市作为我省农业产业第一方阵,省农科院先后派出2批科技副县长及1名党组成员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建立专家大院、科技示范园区等科技辐射平台,将新品种、新技术第一时间应用到生产一线,将科研和农业需求紧密连结,打造了“产业+科研”一体化发展推进模式,助力富锦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中国大豆之乡”、“中国东北大米之乡”。如今,富锦市农业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享有“黑土绿谷、中国粮都”之美誉。
二、持续科技输出,层层筑牢人才堡垒
合抱之树始于毫末,九尺高台始于垒石,人才是农业发展的根基。与富锦市协同创建科技服务中心。以中心为载体,发挥省农科院科研平台优势,引导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县域集聚,形成服务矩阵,辐射种养殖大户3万余人。
一是科技特派员持续发力。自年,省农科院持续选派XX名省级、市级科技特派员,针对富锦市各乡镇大豆、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30多家种植大户、合作社等为服务对象,开展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指导服务,现场指导余次,辐射受益人群XXX人次。仅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通过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