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陈雪婷 记者高伟)黑龙江省富锦市利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契机,通过优化结构布局、化解机构设置不合理的矛盾,优化服务效能,化解权责关系不协同的矛盾,优化队伍建设,化解服务保障不到位的矛盾等“三优三化”举措,对农业领域事业单位改革打出的系列“组合拳”,由原来的单纯“瘦身”变成“健身”,使富锦市农业领域事业单位架构更优化、职责更清晰、服务更高效,为富锦向农业强市迈进提供了坚强的机构编制保障,助推农业发展行稳致远。
优化结构布局,化解机构设置不合理的矛盾。下先手棋,勇于“刀刃向内”。因为历史原因,农业部门结构分散,在本次改革中,率先打破牢笼。将种子技术服务站人员编制整合划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畜禽卫生检疫站三家事业单位整合,组建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使涉农部门由原来的10家调整为7家,减少了3家;将农业、渔业、畜牧业执法职责整合划入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通过集中行使执法权,有效杜绝了执法交叉、执法扰民和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将国营渔种场、原种场、果树示范场、种猪场、种畜场等5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稳妥退出事业单位序列,进一步纯化了农业部门事业单位公益属性,使其能够轻装上阵,更加专注地服务保障农业发展。
优化服务效能,化解权责关系不协同的矛盾。在改革中,积极按照“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整合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村合作经济经营服务站、农机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4家事业单位重新制定“三定”规定,明确工作职能,规范内设机构设置,理顺了职责关系,解决了这些机构职能不明晰和内设机构不规范问题,使农业领域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更优化、权责关系更协同、服务保障更高效。
优化队伍建设,化解服务保障不到位的矛盾。坚持“突出重点、有减有增,差别化探索,打造各自特色,不搞“一刀切”。在编制配备方面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确保关键环节和基层一线机构编制需求得到充分保证。为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人员编制亟需,从种子技术服务中心等单位连人带编划拨40余名工作人员;从市直空余编制“大盘子”内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服务站核增编制5名;同时从事业单位行政职能划入行政机关后的农机站等单位核减空余编制10余名。
一系列利好举措、强农惠人,通过做好编制人员配置的“加减法”,实现了编制工作的乘法效应,实现了几何壮大效果,壮大了农业战线专业人才队伍,调度了人才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富锦市这个农业大市、老基地焕发了新生机。
曾经富锦因水而建、因农而兴,如今富锦因改而变,因革而强。在机构改革的沃土上,富锦市通过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发展,“改革”之血源源不断给养富锦农业的“经济之躯”,助其成长、壮大,在涉农事业单位改革中开创了农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崭新局面。
农业改革蜕变,犹如凤凰涅槃。也是富锦编制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富锦编制改革正不断高歌猛进,砥砺前行且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