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抗灾中国秋粮丰收在望新华社新媒

01:48新华社哈尔滨9月25日电(记者王建)一台收割机开进黑龙江省新华农场种植户张强的玉米田,将站立的秸秆“吞下”,玉米粒则储存在机舱。几个来回后,收割机停下来将玉米粒卸到翻斗车里。张强今年种了多亩玉米,他笑着说:“虽然有疫情影响,后期又遭遇台风,但前期长势好,台风来临时产量已形成,影响不大,一亩地比去年多产多斤。”眼下中国秋粮进入收获季节,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河南等省份秋收均已开镰。收割机驰骋田间,描绘出一幅喜人的“丰收图”。秋粮丰收在望,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中国粮食。今年中国粮食生产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东北夏伏旱和台风、草地贪夜蛾等影响,丰收来之不易。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举行开镰仪式,这是收割现场。新华社记者王建摄回想起新冠肺炎疫情对春耕影响,黑龙江省桦川县玉成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说:“往年春节过后农资就到位了,今年因为疫情到3月份农资还没着落,眼瞅着要误农时,整宿都睡不着觉。”后来,当地及时开辟绿色通道,农业部门搭建线上农资购买平台。春耕之前,合作社的农资全部到位,加上采用大马力、先进的大型农机作业,农作物都播种在了丰产期。“我们已经开始收割,今年仍是一个丰收年,确保颗粒归仓。”赵德山说。今年以来,长江流域汛期遭遇洪涝,中稻晚稻受灾,但面积增加弥补了损失。8月底以来,东北遭遇台风“三连击”。台风过后,黑龙江省富锦市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及时组织社员排水。“以前雨水一大就排不出去,动不动就成涝灾,现在田成方、渠相通,对抗灾保丰收管大用了。”刘春说,台风来临时,水稻已经成熟,产量已经形成,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如果没有台风,今年是个难得的大丰收年。”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水稻丰收在望,这是稻田画。新华社记者王建摄秋粮占中国全年粮食比重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粮食生产收购重中之重。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保持粮食丰收。今年中国秋粮面积预计超过12.8亿亩,比上年增加万亩,特别是东北地区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奠定了丰收基础。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五家机构联手编写的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年全球食物不足人数至少新增约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中国秋粮丰收犹如“定海神针”,让14亿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为全球粮食安全注入信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