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降价且停收,新季玉米开局不利,3个坏

尊敬的农业工作者们,很遗憾要报告一个相对负面的消息:近期玉米市场正在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价格下滑和即将实施的停收政策,无疑使我们的新季玉米开局笼罩在厚重的阴云之下。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三个引起市场不安的坏消息。今天是年的10月15日,让我们一起深入分析这个状况。

首先,黑龙江海伦国投生物从今天开始,调整他们在年的潮玉米收购价格,30水分的价格调整至0.元/斤,同时暂停了干玉米的收购,而且对每一个卖粮主体都进行了销售限制,一年最多只能销售吨。

其次,黑龙江双鸭山农场已暂停了玉米的收割:宝清农场在前期收购玉米的价格是每斤0.91元,相当于每吨元,然而,由于当地的贸易商不报价,不收购,农场玉米的价格被迫降低至元/吨(单价降至0.87元/斤),此价格仍然无法销售出去,只能转为收割大豆。

最后,是关于北龙江富锦象屿的玉米价格,令人震惊的是,一天之内它的价格下跌了1.5分,目前价格为0.元/斤,且可能还将继续下跌,直至0.85元/斤才可能停止。

这几个事实无疑让农民感到困扰和担忧。首先,供应压力和需求不振的双重影响,使玉米的价格呈现下行态势。另一方面,新的停收政策即将实施,以保证粮食的质量安全和储存管理,预计将会有更多的烘干塔和贸易商停止收购玉米。

15日的价格走势表明,玉米现货价格指数报收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元/吨。期货方面,玉米主力合约报收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元/吨。这种持续的下跌潮流让人担心未来的价格走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玉米价格的下降呢?

首先,供需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今年全球玉米产量较为丰富,不仅国内产量有所增加,国际市场上也有供应充足的情况。与此同时,国内的玉米需求并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强劲。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玉米产品的需求量并没有跟上。同时,生猪养殖业的不景气导致饲料需求的下降,这也对玉米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一些政策的调整也对玉米价格产生了影响。停收政策的实施不仅影响到供应量,还导致市场上的玉米供应不稳定。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这也成为了玉米价格下降的一个因素。

此外,国际市场的波动也对国内玉米价格产生了影响。全球主要玉米出口国家的产量和价格走势都会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比如,美国玉米的产量和出口政策变化都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影响。

不过,虽然当前的玉米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但我们并不应该悲观地看待未来。首先,随着政策的逐渐明朗化和市场的适应性调整,市场供需关系可能会逐步恢复平衡。其次,随着生猪种植业的恢复和市场需求的回升,饲料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这对于玉米市场的稳定具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农民朋友们也可以通过提高玉米品质、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加强科技创新等方式来应对当前的市场压力。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农民朋友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增加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新季玉米开局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价格下跌和停收政策导致市场压力加大。然而,我们并不应该因此而绝望。农民朋友们要保持冷静,及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