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坏湿地到守护湿地农民李长吉的

02:59黝黑的面庞,炯炯有神的眼睛,50岁的李长吉走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的巡护路上,不时地望着远方。↑9月1日,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的船上,李长吉望着远方。↑9月1日,李长吉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驾驶游船。↑9月1日,李长吉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驾驶游船。李长吉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十几年,除了旅游旺季帮着开车、驾船迎送游客,他还是湿地“守护者”,每天在园区巡视,劝阻那些不守规矩捕鸟、捞鱼、捡鸟蛋的人,还负责清洁卫生、保持湿地环境。↑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中的水鸟(9月1日摄)。↑9月7日,李长吉(前)和工友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内清理杂物。↑9月7日,李长吉(前)和工友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内清理大风吹折的树枝。↑9月7日,李长吉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内清理水中的老旧网具(无人机照片)。李长吉工作风风火火,说话快人快语。“我家原来就在湿地公园附近的村子住,捕鱼、抓鸟、捡蛋的事儿都干过。”李长吉说,“为了多打粮,早年间许多村民都在湿地里开荒,我也开了7垧多地。”湿地“守护者”当年也曾是湿地“破坏者”。↑9月7日,李长吉(左)和工友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内劳作。年起,黑龙江省富锦市开展了退耕还湿行动,截至年底,湿地公园内共退耕还湿约公顷,李长吉的开荒地就在其中。“那时感觉自己的财路被断了,但几年后想法变了。”李长吉说,“成立保护区退耕还湿后,鱼回来了,鸟回来了,环境变美了,湿地还调节小气候,周边耕地风调雨顺,打粮也多了。”↑拼版照片:上图是9月9日拍摄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局部(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下图是年之前被破坏的黑鱼泡保护区,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是后来在保护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料照片)。↑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中的水鸟(9月1日摄)。湿地公园开园两年多后,李长吉开始在这儿打工,“从那时起,我觉得自己身份变了,保护湿地成了我的责任。”李长吉吃住在园区,开车驾船,清洁巡护,一干就是十多年。自己有了固定收入,周边农田有了保护,游客也有了好去处,李长吉说:“湿地一定要保护好,不光是为我们自己,这也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财富。”↑9月1日,李长吉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内巡护。↑9月7日拍摄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风景(无人机照片)。记者:兰红光、程婷婷、唐如峰、王建威、张涛图片编辑:谢秀栋、吴建路、马宁、牟宇新媒体编辑:徐金泉、张铖、尹栋逊、李梦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