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田变致富田黑龙江数字农业助

02:34(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黑龙江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粮食总产量约占我国的十分之一。为了进一步破解传统农业在种植、收购端的痛点和难点。记者在黑龙江调研采访发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黑龙江农业发力的重点。在黑龙江富锦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成片的稻田画徐徐展开。再过一个月,这里一万多亩水稻即将迎来秋收,预计产量将达到吨。在富锦市现代农业指挥中心的屏幕上,70个农情测报点、34个“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内的农作物情况一目了然。农业技术专家张羽只需要在办公室里“号准脉”,对症下药,就可以通过App,把管理意见发布到每个合作社农户的手中。黑龙江省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羽:今年我们园区的水稻产量要高于去年,包括株型、穗型、粒重,预计每公顷增产斤没有问题。总台央视记者谢文璐:位于黑龙江富锦的一处现代化粮食物流仓储基地,从航拍画面可以看到,现场有56栋保温钢板平房仓和多个千吨钢结构储粮囤,总仓储能力超过万吨。按照一人一天一斤的粮食用量计算,满仓时可以保障全国14亿人口一周的粮食供应。走进平房仓内部,个粮食测温点分布各处,在视频监测下,可以实现预警、通风、自动处理异常粮情等功能。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仓储部工作人员赵树军:整个粮仓形成了立体网,这样管理员在办公室通过电脑或手机App就可以直接掌握整个粮仓粮食的温度,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而农业数字化仓点联盟平台的上线让粮食从入仓到抽样检测都能在手机App上“一站式看得见”,省去了农户和企业之间的来回跑腿,提升了效率。下一步,黑龙江将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预计到年年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超过70%。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编辑:张娅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