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版面截图
城市品质不断改善提升,市民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青岛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着力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构筑高品质都市空间格局,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多元融合的魅力之城、崇尚艺术的创意之城、治理有序的文明之城,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按照市委发起“15个攻势”的总体部署要求,李沧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的工作要求,聚焦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以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全面发起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目前,攻势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主要瞄准公园绿地、文化教育、住房保障、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狠下“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美誉度。
口袋公园建成啥样
居民专家一起来支招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李沧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
11月2日下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李沧分局、李沧区城市建设局、李沧区城市管理局共同组织了李沧区口袋公园设计方案征询会,邀请三位专家和多名社区居民代表对楼山后华龄乐园、黑龙江路与富锦路游园及晋中路口袋公园设计方案支招把脉。
征询会上,专家从专业角度对方案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居民代表从生活舒适性方面充分表达对公园建设内容的需求。会后居民代表表示,政府部门组织的此次活动让居民能够真正参与到自己社区的事儿,这本身就是幸福的体验。专家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看到了李沧区政府部门近年来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做出了细致入微的工作,真正从群众需求出发,把工作落到实处。
本次设计方案征询主要针对李沧区口袋公园建设项目中的3处。据了解,李沧区年共计划开工建设10处口袋公园,目前已完工7处,新增活动空间3万余平方米,大大拓展了周边居民的活动空间。
李沧区口袋公园建设通过见缝插针的手法,将城市边角地充分利用起来,点缀在街角巷尾和居民楼周边,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即可找到休憩、游玩空间,有效提升城区绿化景观环境品质。同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打造小游园内水生态环境,通过旱溪和雨水花园等一系列改造,以低影响开发为手段,打造富有海绵特色的口袋公园。如广水路东段、西段小游园、黑龙江路与金水路路口小游园和十梅庵路小游园等。
“家门口就是公园绿地,一步一个景,绿树成荫,空气也好了,还配备了健身器材,没事的时候就和老伴带着孙子来健健身,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了。”在上王埠社区靠近大村河边的一处口袋公园,66岁的居民曲女士正在公园内荡秋千。据她回忆,这里原先是一处闲置荒地,植被稀少、土壤裸露,部分区域被社区居民圈占种菜。
打造海绵型山头公园
提升山体“呼吸”功能
沿着公园环路前行,一条栽植了1万余株蔷薇的蔷薇大道呈现眼前,山体上覆满各类树木花卉,数条生态旱溪从山顶延伸至山脚,生态草沟、雨水花园、雨水塘和台地花园构成了公园的雨水微循环……在位于李沧区西部城区的楼山公园内,前来登山游玩的居民络绎不绝。
楼山公园的改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设施使用功能。由于登山游览路线单一,缺少滞留场地及休憩设施等问题,公园新增了健身休闲广场和儿童活动区,并配备了健身活动器械,设置了景观小品等。公园的改造,还结合楼山后片区工业搬迁的历史和工业文明,集合老沧口工业基地发展历史,营造出一个集工业历史文化与后现代工业创意元素相融合的主题文化景观,展现老李沧的工业历史文明,将山体自然特色划分3处功能分区,形成老工业历史印记区、村落历史文化区、楼山历史文化区,打造特色主题山体公园。
“在楼山公园整治之前,我们收集了居民多条建议,比如说,根据居民的意见增加了东门,公园的小广场和公共厕所建设也充分吸纳了居民建议。”李沧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说。
楼山公园的改造,还实施多种措施,提升山体“呼吸”功能。为减少雨季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缓解周边小区及道路的排水压力,使居民雨天更加方便出门,公园采用透水面层及基础铺装,进一步提高雨水的下渗能力,减少地表径流产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山体的生态水土保持。通过加设生态草沟、生态旱溪、雨水花园、雨水塘、台地花园等,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理念,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使更多的雨水保存在山上,汇聚于低点,形成独特的雨水景观,实现了山体自身水资源生态微循环。
据了解,李沧区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大力开展山体绿化,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打造青岛市首批海绵型山头公园。通过梳理、研究山体排水走向,对山体排水进行重新设计,利用原有冲沟、台地、洼地等地势,改造为生态旱溪、台地花田、雨水塘等海绵设施,并根据高差关系将设施间层层连通,形成有组织排水关系,在雨时减弱山水排放流速,降低山洪发生。同时,结合绿道建设,打造富有海绵景观的健康慢行道。目前,李沧区已完成对楼山公园、象耳山公园及牛毛山公园3座山头公园的整治,对十梅庵公园、烟墩山公园、坊子街山公园等3座山头公园已开展山体整治,力争年底完成。年以来,李沧区已完成山体绿化改造12万平方米。
打造立体绿雕
营造城市魅力生态空间
为烘托李沧区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氛围,李沧区精心打造了多座立体植物绿雕城市景观,主要分布在青银东李收费口、黑龙江路与九水路路口、黑龙江路与金水路路口、李沧文化公园主入口广场前等特色地标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地段,为市民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国庆氛围。同时,展示出李沧区致力于建设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的美好愿景。
青银东李收费口大花墙长约50米,最高处约13米,主要为提升青岛窗口绿化形象,突出李沧山海特色,东部为山,西侧临海,展示李沧山海地貌。花墙上悬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字样的发光字,烘托节庆氛围。花墙同时搭配LED光源,建成后不仅白天靓丽可观,夜晚也是多彩梦幻。
黑龙江路与九水路路口绿雕,高3米、长6米,整体为拱门造型。以色彩绚丽的海棠花嵌满,结合地栽时令花卉及各类花灌木,上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标志,烘托节日气氛。
黑龙江路金水路节点绿雕以3组彩色花柱及4组花球组成,不同色彩海棠花以多种形式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花柱花球的摆放,与周边各色时令花卉及灌木地被配合,既错落有致又紧密联系。前边设置“欢度国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标志,烘托了节庆氛围。
李沧文化公园主入口广场前雕塑,整个绿雕似一副展开的画卷,以公园广场大红色凤凰雕塑为背景,绵延向前。铺开式的无缝构架似坚实的座基,整体画面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寓意新中国日益强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标志,营造出浓厚祥和的节庆氛围。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如今的李沧,可以说是“满城皆美景,靓颜入画屏”。
弘扬书香文化
提升城市品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李沧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文化新格局,让先进文化理念融入城市肌体,不断提升着这座城区的“精气神”。
今年6月16日,李沧区图书馆(金液泉路馆)开馆,同时授牌国家一级图书馆。该馆总建筑面积余平方米,为综合性图书馆,设有咨询服务区、少儿借阅室、绘本借阅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综合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区、文学图书借阅室、自习室、文化活动体验区、展览区、报告厅和图书馆备用书库等功能区。新馆配备新书7万余册,并配有先进的数字化服务设备,如瀑布流电子图书借阅机、AI智能机器人、全景地图导航、4D百科全书、报刊借阅机、动画绘本、读者流量统计系统和服务数据分析显示系统等。
图书馆主体馆每周开馆56小时,自习室延时开放至晚上8:30,并配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较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开馆以来,读者流通量和借书册次在青岛市区级公共图书馆中名列前茅,累计进馆人次人,新办理借书证个,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
目前,李沧区已有两座新建现代化区级公共图书馆,包括余平方米的李沧区图书馆(金液泉路馆)和余平方米的李沧区图书馆(永年路馆)。以金液泉路馆的建成开放为标志,李沧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又达到一个新高度。
实际上,李沧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已走过很长一段奋力爬坡过坎之路。
平方米的李沧区文化馆设施档次、服务功能亦堪称完备,百果山民族风情写生创作基地、融源文化艺术街区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精心打造的李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对李沧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全景展示。在文化服务方面,实施“文化点单”惠民服务,每年为居民送演出、送电影百余场次,送培训余场次。同时,推出“你读书·我买单”服务,构建“您有需求,我有供给”的个性化服务平台,打造3处图书馆分馆,新增图书册。
推进学校建设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为最大程度满足入学需求,李沧区加快推进教育设施建设,已启动建设君峰路中学、秀峰路小学、青岛金水路小学(改扩建)、赤水路小学、金水路幼儿园、沔阳路幼儿园、东山二路幼儿园、汉川路幼儿园、平川路幼儿园和武川路幼儿园等。其中,今年新建的三所学校,让李沧区的居民拭目以待。
辛若珂摄
青岛哲范小学位于李沧区黑龙江中路号,占地面积.6平方米,建筑面积.1平方米,规划为36班。项目建设包括合班教室、图书室、藏书室、学生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报告厅和风雨操场等,并且建有地下停车场,可提供约个左右的停车位。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可招收名学生,有效缓解瑞康花园、建安小区和中海国际社区等适龄儿童入学需求,目前已投入使用。
青岛大枣园小学位于李沧区雨湖路号,占地面积.8平方米,建筑面积.71平方米,规划为48班。项目建设包括合班教室、图书室、藏书室、学生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报告厅和风雨操场等,地上停车场可提供停车位50个左右,地下停车场可提供停车位个左右。该学校投入使用后可招收名学生,有效缓解中南世纪城、大枣园社区和南岭新园等周边小区居民子女入学压力,目前已投入使用。
博悦兰庭幼儿园位于广水路以南、东川路以西,占地面积.5平方米,建筑面积.23平方米,该幼儿园规划为9班,每班计划30人。项目建设包括三层教学综合楼及一层地下车库。地下一层主要设置停车场、设备用房等;教学楼主要设置活动室兼寝室、后勤管理室、教师休息室、教研室、财务室、多功能活动室、办公室和图书室等,并配套建设有室外活动场地和景观绿化等。投入使用后,可满足海尔博悦兰庭、万科生态城等周边小区的幼儿入学需求,该学校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在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类项目建设的同时,李沧区还计划建设以笼式足球场为主的多功能健身场地。目前,已完成两处笼式足球场地。
吕建军摄
“未来,李沧区将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继续在环境整治、文化教育、住房保障、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狠下功夫,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优质载体,加快打造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李沧区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