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近视共筑光明未来连江县道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第4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部署在年3月开展以“科学防控近视,共筑光明未来”为主题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书本、试卷、屏幕……当下的青少年每天被这些物品环绕,从纸质书到电子屏,变的是信息的载体,不变的是眼睛的损耗。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保护眼睛,是青少年迫切需要注意的问题。那么,在学业压力之下,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呢?以下这些好习惯应记牢。

沐浴阳光,劳逸结合

户外活动能够有效地放松眼睛。学生们可以将学习和锻炼结合起来,每天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同时,还应当注意劳逸结合。在看书学习的时间达到40~45分钟后,孩子们可以停下来休息10~15分钟,通过远眺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眼睛。

注意读写姿势和灯光

在读书和写字时,人的姿势正确与否将影响到用眼的状况。建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遵循“一拳一尺一寸”的原则。人的胸部与桌边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眼睛距离书本一尺的长度,手指离笔尖的距离是一寸。除此以外,应当选用亮度适宜的台灯,并开启房间的顶灯来补充光源。

适量摄入胶原蛋白和胡萝卜素

在食物方面,合理地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保证身体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此外,可以适量地吃一些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牛奶、鸡蛋和猪肝等,少吃高糖食物。

一旦出现了疑似近视的症状,家长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带孩子去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医生会根据检查的结果给出科学的建议。

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

眼睛,是心灵的一扇窗子。但随着电子产品的大量应用、不正确的用眼方式等原因,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模糊,身边的“小眼镜”也越来越多了。为了培养我校学生养成爱护视力,爱护眼睛的好习惯,学校向全体学生、家长和老师发出以下护眼知识: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近视?

早期症状

1.凑近

看电视机时向前凑,看书写字趴得很近、很低。

2.眯眼

当远处目标看不清时,习惯性采取眯眼的方式来弥补。

3.眨眼

频繁眨眼在一定程序上可缓解近视,增加视力清晰度。

4.斜眼

歪头或斜眼看东西,减少散射光,消除一部分像差,从而看得清楚一些。

5.皱眉

皱眉可以造成眼睑及眼外肌的变化,改变眼球形态和角膜,暂时改善视敏度。

预防近视,从我做起

1.少看手机、电视,少玩平板游戏,长时间近距离地盯着电子屏幕非常伤眼睛。

2.看书时坐姿要正确,小眼睛和书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躺着、趴着或在走路、坐车时看书。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

3.注意卫生,不用手揉眼睛。手上有很多细菌,用手揉搓眼睛,很容易使眼睛受到感染。如果眼睛不舒服,先把手洗干净,然后闭上眼睛,轻轻按一按。有异物时,可以用清水冲洗。

4.多到户外参与体育锻炼,跳绳、拍球、跑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5.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一种食物都有营养,每一种食物都尝试,不挑食不偏食。

6.每学期配合保健医生、眼科医生做好检查。

7.保持做眼保健操,学会保护眼睛。

家长须知小知识

1.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倡议书,重视孩子眼睛的健康状况。

2.平时起到监督作用,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

3.做到“二要”,“二不要”:

“二要”指孩子读书写字的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尺左右;连续看书0.5——1小时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

“二不要”是指不要在光线暗弱及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走路时看书、不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

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看电视距离保持3米左右,一定要遵守。

4.多陪伴孩子到户外参与体育锻炼,每天保证孩子2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经常远眺,防止近视,与大自然多接触。

户外阳光下活动是国际公认的防控近视的有效方法,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在校期间,学生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家长也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引导孩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多进行拍球、跳绳、跑步等活动。

5.学校对孩子进行眼睛检查后,一定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