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5419408.html「本文来源:中国小康网」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郭煦黑龙江佳木斯报道洪洲村集体收入在前年突破了万元。李平芹靠的是打出三张牌,第一张是投资入股分红;第二张是盘活集体固定资产;第三张是自主承包经营。这样的成功,充分体现了她的能力和魄力。乡村蝶变洪洲村用多个“第一”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山水田园”新农村的跨越式改变与发展。摄影/郭煦中国人的小康生活“录”李平芹:富锦市锦山镇洪洲村村支书、“脱贫致富农民带头人”“小康生活就是——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下一步希望村子能加快发展,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走进黑龙江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感受着清风拂面的舒适凉爽,极目远眺,浩渺的水面波光粼粼,不时有水鸟低空掠过,在茂密的芦苇丛中嬉戏。眼前的景色让人很难想象,这里的湿地生态曾由于垦荒、耕种,被严重破坏。从年起,富锦市开展退耕还湿行动,经过多年努力,湿地公园区域内共“收复”湿地多公顷。受益于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距离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最近的富锦市锦山镇洪洲村近年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洪洲村曾是富锦市8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不足,人均收入偏低。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书李平芹带领村民精准施策抓产业,铆足干劲拔穷根。年9月22日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主会场以“黑土粮仓庆丰收,大美龙江迎小康”为主题,在富锦市风风火火庆丰收。时任黑龙江省长王文涛等省领导为“脱贫致富农民带头人”颁奖,李平芹荣获此称号。“面子”靓了,还得“里子”实“过去村里只有土路,下雨时非常泥泞,人车难行,村子的卫生环境也比较差。”洪洲村党支部书记李平芹自年12月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着手推动村里的环境整治。铺设水泥路、修建村广场、开展卫生清洁……如今的洪洲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面子”靓了,还得“里子”实。如何带动群众脱贫增收,加速迈向全面小康?近年来,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游客量逐年增加,使餐饮、住宿等需求旺盛,李平芹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于是,开民宿、开农家乐餐厅、发展特色种植和采摘……一个个设想在李平芹脑海里不断涌现。没成想,实际情况却给她浇了盆冷水。当李平芹向村民做工作,动员他们开农家乐餐厅、发展民宿时,村民们出于种种原因都表达了疑虑,无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无奈之下,李平芹把在外工作的儿子叫回村里,带头干了起来。渐渐的,李平芹儿子的农家乐生意远胜预期,每天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的顾虑也慢慢打消,积极参与进来。截至目前,洪洲村共有农家乐3家、民宿6家。这些农家乐和民宿,有的是个人经营,有的是村集体所有,并鼓励农民入股经营、创收分红,同时为有意愿打工的贫困户提供临时就业岗位。“游客非常多,周末或节假日更得要预订,村里正规划再开一些民宿和农家乐。”李平芹说,村里还在推进洪洲村旅游度假村建设,依托湿地资源,打造精品游线路。洪洲村还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村里有一个农贸小市场,通过向游客出售农副产品,为村集体年均增收40多万元;山上还建设了百果园,向游客提供采摘游,年均可增收30多万元……”谈起村里的产业扶贫项目,李平芹抑制不住兴奋之情。产业红利让村民看到了希望,洪洲村的特色产业越做越红火。通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年,洪洲村成为富锦市第一个村集体经济超百万元的村。年,村人均收入达2.1万多元。洪洲村已全员脱贫,退出贫困村序列。“小康生活就是——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下一步希望村子能加快发展,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李平芹充满期待。在李平芹的带领下,洪洲村还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在一家农家乐前面,就是洪洲村采摘园——棚式观光田。“这几栋大棚是富锦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帮忙建的,凭借着地理优势,我们搞了一个采摘园。这两栋种的香瓜,那面几栋种的蔬菜,村西修建了沙棘果种植基地。公路的西面还有‘百果园’,种着桃树、苹果、梨树、鸡心果等果树,让往返湿地的游客都能来摘上一些纯绿色、没上肥的果蔬。这里是实现农户、贫困户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双赢的宝地。”李平芹笑着说。从贫困村到“山水田园”新农村“村党支部凝聚力更强了,村干部说话更‘好使了’。”李平芹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号召村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村民都不情愿。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只要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