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砍树卖木材”,到“看树卖景观”;
从“一份预报服务百家”,到有针对性地打造“一室一山三站两中心”生态气象新格局;
从身处大农业、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大生态这一天然福地,到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
识变、思变、求变,黑龙江生态气象服务在“变”中印证了“明者因时而变”,用生动实践证明生态立省的滚滚红利。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
变思考力为行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被写入党章后,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开始思考如何立足省情构建生态气象新格局,如何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把脉”。
切准两条“主命脉”
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卫东切准了“脉点”:在服务大生态上,始终把握降低森林火险与生态保护红线这两条“主命脉”。
构建布局,创造“抓手”
“一室一山三站两中心”气象科研基地建成,并已发挥效益。
一室: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开放实验室
一山: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
三站:哈尔滨阳明滩湿地生态观测站、富锦陆面过程生态气象站、五营森林生态监测站
两中心:黑龙江省生态遥感中心、东北气象卫星数据中心
“一室三站两中心”见实效
一室
依托生态气象站网,开展生态系统与环境要素的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
三站
五营森林生态监测站,安家于素有“红松故乡”美誉的伊春市五营区。作为气象系统内最早的森林生态监测站,水、生、气、热的循环监测有序开展。
两中心
生态遥感中心,自年底成立后便忙不迭。今年春天,不少县级相关部门打来电话,咨询卫星遥感对当地秸秆燃烧火点的监测情况,需求非常旺盛。中心负责人于敏说:“不用专程跑,我们实时发布,你们随时可以看到”。全方位、全天候、无缝隙的火情监测,用户通过掌上APP等方式可一目了然。
变影响力为生产力
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着力点
着力点1
“氧吧”铁力
铁力年均负氧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个,年优良天数达98.3%。
7月18日,铁力喜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这个小兴安岭的“绿色宝库”、哈尔滨的“后花园”,影响力出现飙升态势。
●把“天然氧吧”与特色农产品绑定,“铁粒大米”“中国北药”等即将推出;开通城市旅游专列,让南方人来避暑、老年人来养老。
●挂职在此的市委常委、副市长的气象干部张修典说,今年8月,铁力还将把全国座“中国天然氧吧”城市的代表请来,共商创造机遇,合作共赢。
着力点2
绥化市庆安县,“私人订制”的稻田
无论人在天涯还是海角,开春,花元在此订下半亩水稻;秋后,在家门口便可签收斤大米。其间,可随时打开手机,任意查看自家田里水稻的长势。
绥化生态,可看农业。农业丰产,关键看天。若没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气象服务,便难言水稻“优质”。
绥化运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等现代气象科技作支撑,相较于传统农业,当地生态农业能够产生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地气象服务广受好评
●庆安县的东禾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总经理杨晓萍说起天气预报,直言“掐得准”。
●绥化市副市长杨全胜评价气象服务时,用了三个“凡是”:凡是重大信息提前发布,凡是重大事项提前报告,凡是重大灾情提前介入。
着力点3
伊春市森林
森林覆盖率达84.4%的伊春市,“饭可一日不吃,火不可一日不防”。防好火,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该市防火办经费有限,市气象局经上级部门批准后,主动将新购置的6套人工增雨设备交由其管理和使用。
这些年来,经常“恰逢其时”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全省生态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曾经有过“一次作业,一场透雨,能省下6个亿”的案例。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世勇对此评价,人员训练有素,作业反应迅速。
变竞争力为发展力
依托“生态本底”创造广阔发展空间
放眼全国不少省份,生态立省的“指挥棒”强劲挥舞着,生态强省的“先手棋”富有地域特色地下着。各地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黑龙江,竞争力转化为发展力,发展力带来“磁吸力”。
1
伊春市将深度开发森林漂流、登山探险、温泉养生等6大精品旅游项目,由十几条精品线路、30多个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集合区将愈发成熟。
2
铁力将盘活植物资源、林下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生态、旅游、林业等气象服务将无缝隙、精细化、专业化对接到各行各业。
这几年,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两次赴气象部门调研,皆对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求。杨卫东不久前到中央党校接受为期两个月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决意要在气象保障工作上体现出更大的“气象价值”。
●庆安县60多岁的种植大户王可荣直言离不开气象,“没有天气预报,我们都不会种地了”。
●绥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振明在调研时遇到一位正在放羊的大婶。眼看要下雨,他劝道:“快回家吧。水来了,把你和羊都裹走了可咋整?”大婶泰然自若:“还没喂饱,回去干啥?天气预报说了,还有两小时雨才下。让羊吃好了,回去也不晚。”正是不断精细化的逐小时预报,给了牧羊人底气。
一路向北,深入黑龙江。在这里,会听到一句话:“书记也好,省长也好,离不开气象局长。”还有一句话:“各行各业,各家各户,离不开气象服务。”
推荐阅读
气象人的夏天,谁是你心中的Hot1?(内附气象人之歌)
践行初心使命|决战“利奇马”!我们众志成城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监制:叶海英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王晨袁长焕刘晶通讯员韩志鹏唐福艳张魏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746.html